做为教师招聘”必考“的“教育综合知识”“通用能力测试(教育类)”“教育学、教育心理学”而言,知识在于日积月累,非一日而成。不论是广州,深圳,东莞,惠州,清远,韶关,河源等等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都离不开“教育学、教育心理学”,所以要想在“教育学、教育心理学”上拿到理想分数,记得每天做做模拟题!华图教育试题资料频道实时更新每日一练,欢迎收藏!
>>>【建议收藏】2021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招考信息大汇总
1.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( )。
A.课程
B.课程标准
C.课程计划
D.课程目标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教育学,课程。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课程标准。故答案选B。
2.在下列的行为塑造方式中,不能增加所塑造行为的反应效率的是( )。
A.正强化
B.需要
C.负强化
D.惩罚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惩罚是指个体作出某一行为,该行为后立即跟随一个结果,导致该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。故答案选D。
3.桑代克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,他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,按照一定的规律养成的,而试误过程主要受( )支配。
A.尝试律、效果律和准备律
B.尝试律、错误率和准备律
C.练习律、效果律和准备律
D.练习律、效果律和联结律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:准备律、练习律、效果律。准备律是指在试误过程中,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,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,这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,否则烦恼;反之,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,实现则感到烦恼。练习律是指在试误的过程中,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,一经练习运用,其联结的力量就逐渐增大;而如果不运用,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弱。效果律是指,在试误过程中,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若学习者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,那么反应与这一特定的刺激之间的联结便会增强;若得到烦恼的结果,这种联结便会削弱。故答案选C。
4.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( )。
A.斯金纳-认知发现说
B.苛勒-完形顿悟说
C.托尔曼-认知目的说
D.加涅-信息加工理论
本题答案:A
本题分值:1
【解析】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是操作条件作用理论。“认知发现说”是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理论。故答案选A。
5.人们通常将“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”称为( )。
A.教育目的
B.培养目标
C.课程目标
D.教学目标
本题答案:B
本题分值:1
【解析】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为培养目标,即在总目的的指导下,依据学校的层次、性质、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,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。故答案选B。
6.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于( )。
A.1903年
B.1913年
C.1924年
D.1934年
本题答案:A
本题分值:1
【解析】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的代表作《教育心理学》。故答案选A。
7.“急中生智”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( )。
A.心境
B.激情
C.应激
D.理智
本题答案:C
本题分值:1
【解析】心理学,情绪和情感。“急中生智”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激。故答案选C。
7.王刚在思考学习问题的过程中,往往在其内心有一个固定的参照,极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,自己能够对事物做出判断,这属于( )学习风格。
A.场依存型
B.场独立型
C.反思型
D.冲动型
本题答案:B
本题分值:1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认知风格,根据题干“极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”可以选出场独立型。故答案选B。
8.( )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。
A.课程
B.教学
C.活动
D.管理
本题答案:B
本题分值:1
【解析】教学是教育的主体部分,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,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,发挥着核心作用。故答案选B。
9.下列不属于教学阻隔形成原因的是( )。
A.师生社会角色的差异
B.师生知识水平的差异
C.学生不遵守相关规章制度
D.教师与学生间的代沟
本题答案:C
本题分值:1
【解析】教学阻隔主要指教学中师生双方的隔膜或差距,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一切难以融合不易接触不便交流的现象,是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交流的不正常现象。教学阻隔包含空间阻隔和心理阻隔两个方面。ABD属于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沟通导致的,属于教学阻隔形成的原因。C是学生自己不遵守规则,没有强调师生关系,因此不属于。故本题选C。
10.课堂导入有多种方法,下列属于故事叙述导入法的是( )。
A.王老师上课之初直接指出今天课堂学习的主体是“国家制度”
B.周老师上课之初先讲了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,然后引入了“唐传奇”这一课题
C.李老师上课之初指出,上节课学习了中国的民族制度,这节课就学习中国的宗教
D.张老师上课开始就提了汽车加速的例子,然后引入了“加速度”这一课题
本题答案:B
本题分值:1
【解析】故事导入法是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,在导入新课时,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、成语典故、迷语趣闻等,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,丰富联想,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,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。AC属于直接导入,D属于事例导入。故本题选B。